華泰公司積極從內部充實自身,增強自身實力。公司總投資約為19.29億元人民幣,設計幅寬10.2米,設計車速每分鐘可達2000米,建設規模為全球排名第二的40萬噸高級彩色膠印新聞紙生產線預計于11月達產,屆時公司將年新增造紙能力40萬噸,新聞紙總產能將達80萬噸,占到全國新聞紙市場三分之一份額。可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利潤2.8億元,完全具備與國際紙業巨頭相抗衡的實力。排名第一的是比利時斯道拉·恩索集團的另一條生產線。華泰已經成為國內新聞紙的新一代霸主。從一個作坊式的小紙廠發展到今天擁有總資產60億元的大集團,華泰股份董事長李建華說,這都是因為公司堅持“做強做大,先做強再做大”的指導思想,依靠29年來凝聚成的敬業拼搏、永不滿足的華泰精神,走低成本擴張的路子。
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李建華更為華泰的長期發展構筑了獨一無二的“產業大平臺”。
首先,和政府團結一致形成強大合力,利用“一港兩路(即東營港、東青高速、興廣鐵路)”打造現代化物流中心。華泰集團和政府聯合出資,興建興廣(博興-廣饒)地方鐵路于近期破土動工。設計年度為初期2007年,近期2010年,遠期2015年,為I級地方鐵路。興廣地方鐵路通過淄東線與膠濟線、黃煙線相連,是貨物集散的分支,匯入全國鐵路運輸網中。由此形成的華泰現代化物流中心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啟用山東省第一家陸路口岸--東營華泰直通場站及公共型保稅倉庫。這是由華泰集團投資建設的魯北地區最大的國際集裝箱內陸中轉站,不但具有集裝箱裝卸、運輸、堆存、拆裝及維修清潔等場站服務功能,而且集中了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的“一關三檢”業務,同時實行口岸、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聯合辦公,采用與國際管理接軌的“ETD”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及“MIS”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與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港務局等系統網上互聯。它的建成實現了從青島港向黃河三角洲的延伸,成為東營市南北海陸運輸的紐帶,業務輻射東營、濱州、淄博、青州等地,實現了國際物流的高效順暢運作,為地方企業進軍國際市場開辟了一條新的“高速公路”。
第三,進行林紙結合。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走林漿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之路華泰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原料結構調整積極開展70萬畝蘆葦和60萬畝速生楊基地的建設同時配套增上10萬噸葦漿廠和30萬噸APMP漿廠;利用廢水污泥開發肥料用于“哺葦育林”再“以林養紙”促進紙業發展建成綠色高效生態紙業。2002年初華泰工業園成為全國同行業首批環保生態園實現了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
至此,華泰以紙業為核心,依黃河三角洲資源優勢,臨渤海灣海運便利,占“引黃濟青”工程修成織女河水庫,海關直通場站及保稅倉庫之資源,憑東營港、興廣鐵路、東青高速吞吐物流的水乳交融產業大平臺已經形神俱備。可以預見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紙業巨人將逐漸崛起。
聯系人:盧先生
手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 司:東莞市廣粘膠業有限公司
地 址: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第一工業區愉和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