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生介紹,紙馬是紙制年畫中的一種,因早期所畫的內容以“甲馬”為主而得名。古時老百姓逢年過節都用紙馬拜祭,祭祀后將紙馬火化。由于祭祀活動多,紙馬用量很大,所以制作過程類似于雕版印刷。制作者先將菩薩和神靈圖樣畫出,在木板上刻出線條,涂上墨后印在紙上,然后在紙上空白處填涂各種鮮艷的顏色,再畫眉點睛。
比起其他地方的紙馬,無錫紙馬色彩華麗,線條細膩,精致考究,因此明朝時已相當盛行。到清朝乾隆年間,有一本《帝京歲時紀勝》中特別提到“門神紙馬來于無錫”,當時無錫紙馬已成為貢品。解放后,紙馬作為封建陋俗被取消了,如今六十歲以下的無錫市民幾乎沒有目睹過紙馬的真容。
陶先生祖輩以制作紙馬為生,他兒時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畫紙馬,現在雖已年過古稀,但勾畫起線條來還是毫不生疏。
他說畫紙馬的紙張也有講究,各種菩薩和神靈都有紅、黃、白等各色紙對應。紙馬中的神仙融合了佛教與道教的神像,有代表財神的路頭菩薩,有祈求平安的灶神,還有祝福長壽的南極仙翁等,這些虛構的人物完全是憑傳統觀念中的印象勾勒出來的。
已無實用價值的紙馬,作為無錫的一種土產年畫,如今幾近絕跡。陶先生新制成的幾幅紙馬,勾起了很多同齡人的回憶,也引起不少其他年齡段市民的興趣,甚至還有外賓來向他購買。那么重畫紙馬會不會意味著重提封建迷信呢?陶先生對此并不擔心,他說制成的紙馬一律不會出售,目前畫出的幾幅都將收入民俗博物館,僅為了將它作為民間的繪畫藝術保留,讓更多年輕市民了解無錫的民俗文化。
聯系人:盧先生
手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 司:東莞市廣粘膠業有限公司
地 址: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第一工業區愉和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