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占主導地位。2005年外商投資企業自江蘇口岸進口紙漿144.7萬噸,增長21.2%,占江蘇口岸紙漿進口總量的81.4%。
主要自印度尼西亞、巴西和加拿大進口。2005年江蘇口岸自上述國家進口紙漿分別為52.5萬噸、32.5萬噸和31.3萬噸,分別增長6.9%、19.9%和74.9%,三者合計占進口總量的65.4%。
紙漿進口均價微幅上揚。2005年江蘇口岸紙漿進口均價為501.1美元/噸,增長1.5%。其中,一般貿易進口均價511.8美元/噸,上漲1.6%。
2005年江蘇口岸紙漿進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一、政策鼓勵和產能擴充。近年來,我國相繼對新聞紙、銅版紙等高檔印刷紙實行反傾銷措施,對其進口征收2-13.8%不等的關稅,而紙漿進口連續7年為零關稅。2003年我國又將年產30萬噸以上木漿和高檔紙生產項目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為外商在華設廠增資提供了政策便利,誘發外商大規模投資國內造紙業,導致紙漿進口需求持續增長。
二、國內紙漿產能不足。我國自1998年實施封山育林政策后,國內紙漿產能增長較為緩慢,亞洲漿紙(中國)有限公司下屬的海南金海漿紙廠60萬噸生產線又未能按期投產,使國內造紙原料結構矛盾進一步加劇。據中國產業經濟網報道,2005年我國新增造紙產能100萬噸,紙漿缺口達1000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按照國家《關于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有關措施的通知》精神,我國自2006年1月1日起把紙漿主要品種木漿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由于國內紙業對國外紙漿的依賴性較大,因此,此舉將會導致我國紙漿一般貿易進口由下降態勢轉為大幅增長態勢,進而在目前國際大部分資源性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給國內紙業生產帶來較大成本壓力。
同時,國家鼓勵國內造紙企業進行林—漿—紙的一體化建設,但受資金制約,國資造紙企業控制造紙用林的能力較弱,而諸如金光集團、斯道拉恩索等國際造紙巨頭紛紛在國內圈地造林,占據了大規模的造紙用林,國內造紙原料被國際造紙巨頭控制的風險不斷加大。
聯系人:盧先生
手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 司:東莞市廣粘膠業有限公司
地 址:東莞市大嶺山鎮楊屋第一工業區愉和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