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業是惟一總量短缺的輕工行業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王世成說,我國造紙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新階段。據統計,全球造紙行業生產與消費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亞洲以8.5%增長,名列各大洲之首,而中國造紙行業以18.13%的增幅列亞洲之首。目前我國造紙產量和消費分別占世界總量的10%和14%,僅次于美國。
但同時,造紙業卻還屬于我國輕工業總量惟一短缺的行業,生產與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僅總量供給有缺口,產品結構性矛盾也很尖銳。
據了解,我國造紙業進口量逐年增加,特別是木漿和廢紙等纖維原料進口大。以木漿為例,2000-2004年我國木漿進口量以平均每年22%的幅度增長,其增幅遠遠超過同期我國紙業的產量和消費量。2004年全國紙漿進口734萬噸,廢紙進口1230萬噸,我國造紙業用匯高達80多億美元,僅次于石油。
中國造紙學會專家顧民達說,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我國對木漿需求將極度擴大。根據我國造紙產業結構的規劃,到2010年造紙工業原料中木漿的比例將從目前的6%提高到20%,整整提高3倍。造紙業原料之憂日益顯現出來。
中國木漿能夠長期依賴進口嗎?
紙業專家顧民達說,我國造紙業能否持續發展,關鍵在于能否解決木漿(木材)供應問題。我國造紙業能不能長期依賴進口呢?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提法既不現實也不符合中國國情。
林業專家、國際木材原料學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李忠正認為,目前國際上商品木漿大約在3000萬噸左右,我國進口木漿已達700多萬噸,占總量的近四分之一,進口量躍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際上商品木漿不可能有較大地增長。如果我國造紙業實現以草漿為主向木漿為主造紙轉型的話,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商品漿拿來都不夠。顯然,長期依賴進口來解決我國造紙業原料嚴重短缺是不現實的想法。
顧民達說,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近年來,全球平均每年森林面積減少940萬公頃,隨著世界原始森林數量的減少,木材產量將不斷下降,各出口國的木漿出口量不可能大幅增加,而且還有可能下降。因此,我國造紙業面臨的問題嚴峻,靠世界供應木漿來發展中國造紙業是不可能的。
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副司長李怒云認為,國際市場承受能力有限,在世界各國都加強對森林保護的大背景下,我國必須加強林業的發展。
專家們認為,造紙原料長期依賴進口也不符合我國國情。據介紹,目前紙漿工業生產高度集中在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的少數企業手中。我國對木漿的巨大需求促使國際木漿價格飆升,去年高達45%,大大增加了我國造紙業成本。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認為,如果對進口依賴性進一步增強的話,我國造紙業的命運將掌握在國外造紙巨頭手中,后果堪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認為,在我國林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遠沒有充分發揮的情況下,提出我國造紙業原料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策略是不符合我國國情的。
多管齊下求解造紙原料難題
對于原料短缺問題的解決之道,金光集團APP漿紙事業部副總經理邱俊德的看法是,跟鐵礦石、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不同,林業是再生資源,所以林業最好還是走自給的道路。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走“林漿紙一體化”之路,先造林后建廠,建立循環體系,才是長久之計。
顧民達說,根據第五次森林資源普查顯示,中國森林面積達15894萬公頃,居世界第五位,森林覆蓋率16.55%,人均森林面積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3%。森林資源現狀是絕對量雖然較大,但覆蓋率低,人均占有量少,可造林面積大,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作為速生豐產林基地。
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報告指出:我國適宜營造速生豐產林地面積在1400-1500萬公頃,如果充分利用每年可提供4200噸木漿。
據了解,目前世界造紙巨頭斯道、金光等相繼進入中國。特別是金光集團在我國投資50多億美元,建立起林漿紙一體完整產業鏈,其中造林面積已達320萬畝,且以每年60-100萬畝速度增長。
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李忠正說,從根本上化解我國造紙業原料危機,應該多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借鑒國外的做法,走林紙結合的道路,也就是通過走循環經濟的道路來解決我國造紙業原料問題。另一方面要節約資源,提倡廢紙再利用,目前國內廢紙利用率僅為27%,與世界平均水平的43.7%相比相差甚遠。一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造紙業所用廢紙原料主要依賴進口,我國造紙業的廢紙用量,由1995年810萬噸上升到2004年的2000萬噸,進口量由1995年的89萬噸上升到2004年的1200萬噸,美國廢紙出口量的43%,日本廢紙出口量的70%銷往我國,可見我國廢紙回收空間很大。
此外,有專家還指出,為解決原料問題,有實力的企業應該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聯(lian)系人:盧先生(sheng)
手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gong) 司:東(dong)莞(guan)市廣粘膠業有限公(gong)司
地 址:東莞市大嶺(ling)山鎮楊屋第一工(gong)業區愉和工(gong)業園(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