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劃線:根據輸送帶寬度設計接(jie)頭(tou),采用直臺階搭接(jie)方式(shi),實(shi)際搭接(jie)長(chang)度為帶(dai)寬的一半。
2、剝層:對應剝層,同一位置上下臺階數相加后應相同。
3、打磨:將被粘物表面打磨、粗化露出本體。
4、清洗:去污、清洗、干燥。(清洗時由一邊向另一邊清洗,以免重復污染。)
5、涂膠:在清潔干燥的被粘物表面均勻涂刷二至三遍膠液,不要太厚。第一遍膠液完全干后再涂第二遍膠液。
6、烘烤:為節省時間和提高粘接強度可用紅外線或碘鎢燈烘烤。
7、粘合:膠液干至稍有粘力時,即可粘合。然后用橡膠錘敲打2-3遍,(由中心向四周,以免產生氣泡,若不慎出現起泡,可用針刺穿,然后敲打或碾壓)。密實(排出空氣)即可。
8、固化:粘合后的輸送帶(dai)在常溫下靜置固化40分鐘,即可運行使用。若延長固化時間,12小時后達到最佳強度。
冷硫化:
連接方式:制作(zuo)好的接頭(tou)經(jing)打(da)磨、清洗、干燥后涂膠(jiao),接頭(tou)粘合,然(ran)后用(yong)滾輪或手錘(chui)碾壓(ya)、打(da)擊密實即可。
熱硫化:
連接方式:制作好的接頭經打磨、清洗、干燥后涂膠漿,將接頭合攏、固定,然后用加熱裝置的夾板夾緊,施加壓力,加溫至140℃,保持45分鐘,停止加熱,讓其自然降溫到常溫。
金(jin)屬扣接:
連接方式:用(yong)金屬扣(kou)將輸送(song)帶接頭處連(lian)接。
粘接(jie)工藝的(de)注意事(shi)項:
在選(xuan)擇正確(que)的粘(zhan)(zhan)接劑后,粘(zhan)(zhan)接操作是決定粘(zhan)(zhan)接成敗(bai)最重要的因(yin)素,因(yin)此,在粘(zhan)(zhan)接過程中,必須(xu)注意(yi)以下(xia)問題:
打(da)磨:有助于增大表面積(ji),提高粘(zhan)接強度(du)。打(da)磨需(xu)平整、均勻,最(zui)好露出本體(ti)。
表面清洗:橡膠制品表面經常沾染污物、油脂、滑石粉、增塑劑等,橡膠中含配合劑也會析出,會污染橡膠表面,影響膠粘劑的浸潤和粘附力。通常以苯、甲苯、丙酮、溶劑油等作為清洗劑使用。可能出現溶脹過度、卷曲甚至降解。而且,這些溶劑不安全,有毒、易燃、易爆。建議使用專業的對清洗表面無腐蝕、不燃燒、安全無毒的清洗劑清洗待粘表面。
干(gan)燥:被(bei)粘(zhan)(zhan)(zhan)(zhan)物(wu)(wu)表(biao)面(mian)存在著微量(liang)的水分,會影(ying)響(xiang)膠粘(zhan)(zhan)(zhan)(zhan)劑對被(bei)粘(zhan)(zhan)(zhan)(zhan)物(wu)(wu)表(biao)面(mian)的浸潤。粘(zhan)(zhan)(zhan)(zhan)接前對被(bei)粘(zhan)(zhan)(zhan)(zhan)物(wu)(wu)表(biao)面(mian)進行干(gan)燥處理,能大(da)大(da)提高粘(zhan)(zhan)(zhan)(zhan)接強(qiang)度,節省時(shi)間(jian),使膠粘(zhan)(zhan)(zhan)(zhan)劑提前達到(dao)最終(zhong)固化強(qiang)度。干(gan)燥可(ke)用碘鎢燈(deng)或(huo)紅外線燈(deng)進行烘(hong)烤,使用電(dian)吹風時(shi)要注(zhu)意環境的粉塵(chen)量(liang)。
涂膠(jiao)(jiao):涂膠(jiao)(jiao)過(guo)厚或過(guo)薄對粘(zhan)接強(qiang)度都(dou)會(hui)有影(ying)響。涂膠(jiao)(jiao)要(yao)力(li)求均勻(yun)一致,沿一個方(fang)向(xiang)依次進(jin)行,保證不漏(lou)涂膠(jiao)(jiao)。
環境(jing):現場粉塵過多,會影響粘接效(xiao)果(guo)。使用時(shi)注意(yi)防(fang)塵。
粘接失(shi)敗原因分析(xi):
翻(fan)口(kou)、鼓泡(pao)、脫(tuo)帶
輸(shu)送帶粘接中最容易出現的問(wen)題就是翻口、鼓(gu)泡,此(ci)問(wen)題具(ju)體分析(xi)如下:
翻口:
1、涂(tu)膠不正確(que),對邊縫處涂(tu)膠不充(chong)分。
2、粘合時由于手或其他因素,使膠面被污染,失去活性,造成粘接強度不足。
3、粘合后沒有(you)對接頭邊(bian)縫處進行錘打、加壓。
4、未用(yong)完的余(yu)膠涂在(zai)接(jie)縫處,破(po)壞(huai)原(yuan)膠初粘強(qiang)度。
5、靜置固(gu)化時間不夠。
鼓泡:
1、粘合(he)時對位不正確,粘接面中留(liu)有空氣(qi)。
2、涂膠(jiao)厚薄不(bu)均勻,膠(jiao)層薄的先(xian)干,厚的地方溶劑未(wei)揮發完,沒(mei)有形成初(chu)粘強(qiang)度(du),造(zao)成虛粘。
3、粘合后排(pai)出空氣時錘(chui)打(da)不均勻。(由中(zhong)間向四(si)周進(jin)行密集錘(chui)打(da)。)
翻口、鼓泡若不及時(shi)處理,可能導(dao)致(zhi)輸送(song)帶的(de)進一步損壞(huai),甚至造成脫帶。當然,在接頭制(zhi)作、表面(mian)處理,涂(tu)膠(jiao)及粘合(he)壓實的(de)細節上不注意(yi),同樣(yang)可能導致脫帶。
聯系人:盧先生
手(shou) 機:18926841456
郵 箱:admin@56ky.cn
公 司(si):東莞市(shi)廣粘膠業有限公司(si)
地 址:東莞市大嶺(ling)山鎮楊屋第(di)一工(gong)業區愉和工(gong)業園